北京國際樂器展期間,主辦單位組織的“古箏重奏排練指導展演暨教學研討會”吸引了全國眾多古箏老師前來聆聽。研討會前,來自北京的4家古箏社團的表演者們進行了精彩的古箏重奏展演。

京味兒十足《四九城·韻》
報送單位:中國傳媒大學附屬小學金帆民樂團
指導教師:白炫妍

描寫草原奔騰的《賽馬》
報送單位:陳經綸中學新教育實驗分校古箏樂團
指導教師:韓 穎

根據傳統節氣創編的《小滿》
報送單位:中國傳媒大學附屬小學金帆民樂團
指導教師:韓 穎

古箏與唐詩演唱的《靜夜思》
報送單位:千民樂社
指導教師:楊千樂

改編時下傳唱度極高的《聲聲慢》
報送單位:中國傳媒大學附屬小學金帆民樂團
指導教師:韓 穎

受詩詞音韻啟發創作的《聲律啟蒙》
報送單位:iae音樂課堂逸響箏團
指導教師:李 碩

大提琴與古箏交相輝映的《馥影》
報送單位:中國傳媒大學附屬小學金帆民樂團
指導教師:白炫妍
展演選手們妝容精致,淡定自如,如同舞動的精靈,為我們帶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靈活的手指在琴弦上歡快地舞動,音符雀躍而出,琴聲一曲罷,又接一曲,高潮迭起,扣人心弦。選手不僅展示了自我,還在家長的陪同下觀摩了其他選手的演奏,互相學習互相鼓勵。
展演不同于單純的比賽,不是純粹競技,而是古箏藝術的一次全面展示,既具有技術含量,更具有專業性、學術性,是引領行業發展的一項文化活動。在首屆季風之約——古箏重奏排練指導展演暨教學研討會上,季風音樂創始人羅亞妮女士,中國樂器學會器樂文化專委會理事、大型活動部副部長閆墨;武漢音樂學院青年教師王帥,展演的四位指導老師,共話古箏重奏教學。羅婭妮從古箏作品的改編創作,古箏重奏的排練等方面,從作品分析的角度為聽眾分享古箏重奏如何編排;閆墨則從音樂作品文化內涵出發闡述了古箏重奏這一形式的重要意義;王帥則是從舞臺經驗分享了“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原由。

三位老師以專業又不失幽默的授課風格,對古箏重奏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多個問題,包括曲目的選擇、不同曲目的特點多個角度全方位講解,在場聽眾認真、專注聽講,學習熱情高漲!



古箏深厚的文化價值,不僅僅是地域性的,也是世界性的,點滴積累之后,必能匯成江河,讓世界共享中國古箏藝術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