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賦能,牽手云南永勝實施幫扶計劃
此次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便是季風國際教育宣布牽手云南永勝,共創音樂教育新時代。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理事長朱新村在致辭中,對季風音樂牽手云南永勝,實施幫扶計劃,予以高度肯定。今年恰逢建黨100周年,教育一個民族的根本,這樣著眼于未來的公益項目,意義非凡,這也是向黨的生日獻禮。同時他也表示協會將全力支持這樣的公益項目,用科技的力量助力于音樂教育的發展,惠及更多的音樂人口。

永勝地處云南麗江市中部,物產豐富,素有“滇西北糧倉”、“魚米之鄉”之稱。在幫扶永勝縣音樂教育項目簽約儀式上,永勝方代表深情地說:“季風國際教育牽手云南永勝,不僅為當地孩子帶來學習音樂、接觸前沿音樂教育的機會,為本土教師提供系統、專業、持續的培訓,更為永勝音樂教育發展搭建了重要平臺”。據悉,季風國際教育還將協助永勝音樂文化建設工作,豐富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振興文化,打造永勝非遺名片。為增加當地兒童青少年與其他地區兒童青少年交流的機會,季風國際教育還宣布成立“季風青少年公益藝術團“,并實施廣泛招募,用音樂凝聚愛心,用琴聲匯聚溫暖。

不生搬硬套的互聯網+音樂教育
互聯網+音樂教育之風,風靡已久,各類音樂軟件層出不窮,但季風國際教育對自身價值定位有著獨到見解。

針對音樂愛好者不同需求,“音樂開門”app匯集多種課程。內容覆蓋親子兒童,聲樂器樂,成人修養、藝考考研、非遺傳承、音樂活動等領域,力圖打造多元的學習維度。在課程質量上,季風教育課程研發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音樂開門app內所有課程,皆為精心策劃,聘請國內一線名師講解,融合了奧爾夫、柯達伊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音樂知識體系可無縫銜接業余的音樂考級以及未來專業發展,助力音樂愛好者長遠成長。”此外, app還內置一對多小班課、助教助學以及樂器陪練系統。高互動功能的出現,不僅為音樂愛好者提供更受尊重和更舒適的學習體驗,還從知識層面、習慣層面和動力層面,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無法觸及和解決的疑難雜癥,滿足用戶深度學習、難點擊破等個性化需求。正如創始人羅婭妮女士所講,“音樂教育與互聯網結合,絕對不是生搬硬套,提供高效、優質的學習體驗,需打通音樂的教育最后一公里。”
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廣傳統音樂
據了解,2021年中國古箏學習人數已經超過千萬,古箏已經成為流行程度僅次于鋼琴與吉他的樂器。古箏學習規模還在以每年約20%的速度增長。在知名視頻網站上,播放次數最多的古箏視頻,其播放量高達近1000萬次。作為季風國際教育產品發布會的重要環節,首屆古箏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高峰論壇暨古箏重奏排練指導暨教學研討會,致力于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廣傳統音樂。
在發布會末尾,一首大提琴與古箏合奏樂曲《馥影》引來現場陣陣掌聲,也為季風國際教育上線發布落下畫上圓滿句號。

對于季風國際教育來說,此次參與北京樂器展是一個契機,讓更多家長老師、潛在合作伙伴及行業專業人士深入地了解季風教育,關注季風國際音樂產品;對于展會本身及廣大的音樂愛好者來說,互聯網與音樂教育等此類創新產品的涌現,不僅證明行業的蓬勃發展,也表示愛樂的靈魂,將得到更好的滿足。

展會第三天,精彩繼續!歡迎眾多音樂愛好者和專業人士蒞臨參觀。